一、紡織后整理助劑有哪些?
抗皺整理劑,抗靜電整理劑,抗菌整理劑,柔軟劑,防水整理劑
二、紡織品抗菌整理劑與紡織品整理劑有區別?還是一樣的,都有抗菌作用?
抗菌整理劑整理過或者采用抗菌纖維紡織的面料才會有抗菌效果
三、抗菌面料真的能抗菌嗎?能抗哪些菌呢?
抗菌面料能抗菌,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織物上的細菌、真菌和霉菌。
菌再生和繁殖。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處理方式有兩種:
1、一種是內置的銀離子抗菌面料,采用紡絲級抗菌技術把抗菌劑直接做到化學纖維里面;
2、另一種是后處理技術即通過面料后續定型工藝加進去。后處理的工藝相對簡單成本容易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進行控制,是市場上應用最多的一種。
擴展資料
滅菌方法
(1)溫度。細菌對低溫的耐受性較強,大多數細菌在液態空氣(-190℃)或液態氧(-252℃)下可保存多年。高溫對細菌有明顯的殺傷作用,大多數無芽胞菌在100℃煮沸時立即死亡,而有芽胞的細菌對高熱有抗力,如炭疽芽胞可耐受煮沸5-15分鐘,濕熱滅菌比干熱效果強,因為濕熱滅菌滲透性大。
(2)干燥。大多數細菌的繁殖體在干燥空氣中很快死亡,有些菌如結核桿菌對干燥耐力強,在干痰中保存數月后仍有傳染性,干燥不能作為有效的滅菌手段,只能用于保存食物,但細菌在濕度<15%、真菌在濕度<5%時,均不利其生長,因此干燥的食物可保藏相當一段時間而不壞。
(3)射線。紫外線對細菌的作用包括誘發突變及致死,紫外線的波長260nm時作用最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細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抗菌面料
在人類的生活空間中存在著無數的微生物,僅人體上半身皮膚上有50~5000個/m?2的微生物〔1〕,它們從汗水和其它分泌物中獲得營養進行著生長、繁
殖、死亡的新陳代謝。這些微生物中有大量的致病菌,可以直接使人體發病,也能落在衣服、鞋帽、被褥及其它日用紡織品上,再轉移到適合繁殖的人體部位而引起
疾病。因而賦予紡織品一定的抗菌性能,無疑是消除了細菌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
細菌對紡織品本身也產生一些不良的作用,如:它們代謝過程中常產生羥基乙酸、檸檬酸、草酸、乳酸、酯酸、硅酸及一些能附著于織物的色素,使紡織品外觀產生
一定的變化,機械性能下降、著色,變色甚至產生難聞的臭味。因此,為提高織物的服用性能及人體的健康水平而進行的抗菌織物的開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人類對抗菌紡織品的研究已有很久的歷史,美、日、英、法、瑞士等國都進行過抗菌纖維、織物的研究,如美國用DC-5700整理的織物;日本東洋紡、敷島紡、麥克達等二十九個廠商生產抗菌產品,包括襪子、內衣、運動服,室內裝飾品、抹布、手套、帳蓬、美術畫布和鞋料等
我國一些單位已開始致力于抗菌纖維、織物的研究,并開發了一些產品。但在品種、數量、功能及質量上,尚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因而開發抗菌效果好,使用性能強的產品具有廣闊的前景。本文利用織物后整理工藝,開發了一種抗菌織物,經測試抗菌效果、透氣、透濕性均良好。
一、抗菌織物的制備
1.1.藥劑
抗菌劑:不溶于水的無機微細粒子,無毒、無刺激性。系自制的試劑。
粘合劑:白色乳液,略帶藍色熒光,低溫自交聯、自增稠,含固量30%左右。
1.2.整理漿液的配制:
(1)抗菌劑加水,加適量分散劑,高速攪拌,并逐漸加水,逐級分散備用。
(2)燒杯加1/2水,然后逐步加入粘合劑,輕輕攪拌。
(3)燒杯中加入配好的抗菌劑,并加入剩余的水,充分攪拌,調節pH=8~9,補充需要的水。
1.3.整理漿液的配方:
抗菌劑5~10克
粘合劑40~60毫升
分散劑適量
水適量
總量1升
1.4.試驗織物:
普通棉布、滌棉、腈綸
1.5.制備工藝:
浸軋(二浸二軋,軋余率80%)→預烘(80℃)→焙烘(100~120℃,5min)。
二、.性能測試:
2.1.抗菌性測試:
2.1.1.抗菌效果檢測指標菌種:
大腸桿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金黃色葡萄球菌;北京朝陽醫院提供
綠膿桿菌;北京朝陽醫院提供
2.1.2.測試方法:
(1)首先配制固體培養基,然后連同各種刷洗干凈的儀器高壓滅菌。
(2)將菌種接種培養,挑取培養基上已生長的數個菌落。放于盛有無菌性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振蕩,并同標準細菌比濁管對照,配成3億個/mL的菌液,然后逐級稀釋成3*10?5個/mL菌液備用。
(3)將整理及未整理空白棉樣品,剪成2.5cm?2大小,并貼于培養皿中經冷卻的固體培養基上,如圖,用刻度滴管分別取0.02mL菌液(濃度
3*10?4個/mL),滴加于培養皿中整理及未整理布樣上,隨即滴加一薄層冷卻到45℃左右的固體培養基,將培養皿放于培養箱中于37℃,恒溫恒濕培養
24小時,計數試樣上的菌落數。
三、抗菌性的表征方法:
(1)用測試織物上菌落數目直接表示
(2)用抗菌率表示:
抗菌率=NO-NT/NO*100%
NO:未整理樣品菌落數
NT:整理樣品菌落數
3.2.耐洗性測試:〔3〕
用2%肥皂水或市售洗衣粉,按說明配成洗滌液,將織物放入洗衣機內攪動10分鐘為一次,可洗5,10,15……50次,每次應在清水中漂凈再攪動,然后測定洗后織物的抗菌率。
3.3.透氣性測試〔4〕:按英國標準:BS3424:1973
3.4.硬挺度的測試〔5〕:
參見美國標準5200
剪取一塊254mm*25mm的長方形織物,用膠帶貼在一根3mm厚,19mm寬,310mm長的平板條上,測定從板條頂部到心形園圈的最低點的距離。
3.5.織物透濕性[3]:JIS:620.1982
在用測試樣封口的小燒杯中裝入CaCl2,在一定溫度,濕度下,放置24小時,測定放置前后CaCl2,的吸水量,從而自出單位面積極織物的透濕量。
透濕量(g/cm2?24h)=吸水量/織物面積
四、結果及討論:
以市售白棉、滌棉、腈綸按2.5方法分別進行整理,得整理織物,進行抗菌性及其它應用性能測試。結果如下:
織物抗菌性及廣譜性
表1.織物的抗菌性
由上表可知,本文制備的抗菌織物不僅具有較好的抗菌性,而且抗菌廣譜性良好。選用的3種菌種,是自然界及人體皮膚粘膜中最常分布之種類,金黃色葡萄球菌是
無芽胞細菌中抵抗力最強的致病菌,可用作革蘭氏陽性菌的代表;大腸桿菌分布廣泛,可作為革蘭氏陰性菌的代表;綠膿桿菌也是一常見的致病菌。因而選用以上三
種菌作為代表菌種,基本上可反映織
物抗菌的廣譜性。
本文使用的抗菌劑,被整理到織物上后,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是抗菌劑當
中的金屬離子。有關金屬離子的抗菌機理目前已有研究,有文獻認為〔6〕:纖維表面上吸附的細菌將抗菌劑釋放的金屬離子吸入細胞中,金屬離子同對細菌生存至
為重要的某種酶結合,使細菌失去活性,由此顯現出抑制細菌增殖的效果;有的文獻則認為金屬離子在抗菌過程中起著催化作用,使空氣中的氧及水中的氧產生負氧
離子,負氧離子最終抑制細菌增殖。
表2抗菌織物的耐洗性
注;未整理棉滌棉菌落數分別為?62.59?,菌種為大腸桿菌
從上表可以看出棉、滌棉整理織物耐洗性很好,洗滌40次后抗菌率仍在95%以上。
.織物的其它應用性能
對織物的透氣性、透濕性、硬挺度進行了測試,結果見表3。
表3.織物整理前后性能指標
由表3可見棉經抗菌整理后,其透濕性變化較大,但仍高于未整理滌棉。滌棉織物經整理后透氣量降低較大,但仍高于未整理的棉的透氣性。同時可以看出,棉及滌棉經整理后硬挺度變化不大,用觸摸法也證明經整理的織物手感較為理想。
五、結語
應用抗菌劑、粘合劑開發了抗菌織物,對織物的應用性能進行了測試,該織物以地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優良的抗菌作用,且耐洗性、透氣性、透濕性好。
文章來源于:麥克達防霉抗菌科技
抗菌面料能抗菌,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織物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菌,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處理方式有兩種:
1、一種是添加銀離子化學抗菌劑,或者添加石墨烯。
2、另一種是物理波頻處理,紡織品面料物理抗菌是市場上應用前景比較好的一種。
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織物上的細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織物清潔,并能防止細 菌再生和繁殖??咕媪献龀傻姆b用在醫院、賓館工作服和內衣的抗菌。以及醫院、賓館的床單、被罩都可以用的。
希望可以幫助您。
其抗菌原理是它破壞細菌的細胞壁,由于胞內滲透壓是胞外滲透壓的20-30倍,因此細胞膜破裂,胞漿物外泄,這樣也就終止了微生物的代謝過程,使微生物無法生長和繁殖。做了抗菌處理的抗菌面料是能夠抗菌的,但是要看處理時抗的什么菌種,有些特殊的菌種是需要特殊的抗菌劑才能處理的,不是說一種抗菌面料就能抗所有菌種,詳細的你可以去 中國抗菌面料網,里面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