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aehhd"><optgroup id="aehhd"><big id="aehhd"></big></optgroup></nobr>

    <span id="aehhd"></span>
      1. <nobr id="aehhd"><address id="aehhd"></address></nobr>

        <option id="aehhd"></option>

        <dl id="aehhd"><span id="aehhd"><em id="aehhd"></em></span></dl>
        返回首頁

        中國五大針織品制造商(中國最大針織廠)

        來源:www.medicomm.net???時間:2022-12-09 06:47???點擊:328??編輯:admin???手機版

        1. 中國最大針織廠

        以純旗下共有28家服裝工廠。

        以純是東莞市以純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時尚休閑服裝品牌,以其緊貼時尚、角逐設計,短短幾年時間迅速成為國內外時尚休閑服飾知名品牌之一。集團公司位于中國最大的時尚之都——廣東虎門。憑借地理位置優越,隨著城市經濟建設的步伐,在短短的幾年間以純成為擁有超過28家制衣工廠,員工逾30000人的大型時尚服裝企業。

        2. 針織廠家哪里多

        在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小北河鎮,這個地方的襪子價格便宜,質量有保證,襪廠有150多家,有相當大的規模且正規,大電腦和小電腦的襪子都有,分別像馬來西亞等一些國家出口,其中“彥合襪廠”的襪子品種樣式最齊全,質量最過關~有過合作,人格擔保。

        3. 大型針織廠

        1970年6月創建大河棉紡針織廠。大河棉紡針織廠由生產建設兵團被服廠改組而成,改番號為獨立二團,由兵團司令部所轄。

        1974年生產建設兵團解散后移交地方。

        1975年1月改稱國營泰安棉紡針織廠籌建處;1980年改稱泰安棉紡針織廠。該廠下設紡織、針織兩個分廠。

        泰安天龍紡織有限公司(本部分資料來源于泰安政府網)

        地處山東省泰安市高新開發區天龍工業園,北瞻五岳獨尊的泰山雄姿,南靠京福京滬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人杰地靈。

        2004年6月經泰安市人民政府批準,由原國營泰安棉紡針織廠改制為泰安市民營企業。

        目前占地626畝,從事出口生產貿易20余年,擁有紡紗、針織生產經驗豐富的高專技術人員和管理隊伍。是一家集紡紗,針織為一體的大型聯合企業。主導產品為棉紗、針織服裝等。

        4. 中國針織廠排名

        據統計,1990年廣西農墾下屬49個農場(含茶場、園藝場),其中有37個場較集中連片分布在桂南、桂東南、桂中南、桂西南墾區,有12個場零星分散在桂西、桂中、桂東北墾區。那么,你知道它們都在哪里?各自叫什么名嗎?

        1、前衛農場——地處合浦縣東南,東臨鐵山港,總面積4.63萬畝。下設13個農業生產隊和1個橡膠加工廠。

        2、濱海農場——地處合浦縣東南,總面積3.3萬畝。下設14個農業生產隊和1個橡膠加工廠。

        3、星星農場——座落于合浦縣南部,土地總面積9.6萬畝。下設16個農業生產隊,1990年籌建1個日榨1000噸糖廠,1992年建成投產。

        4、三合口農場——地處北海市北郊和合浦縣南部,土地總面積5.3 萬畝。下設19個農業生產隊,3個磚廠。

        5、珠光農場——地處合浦縣城東北,總面積1.94萬畝。下設9個農業生產隊和1個年產3000噸的食品廠。

        6、欽江農場——地處欽州市南郊,土地總面積2847畝。下設3個農 業生產隊。

        7、東方農場——地處浦北縣南部,土地總面積3.56萬畝。下設23個農業生產隊和1個麻繩廠。

        8、華山農場——地處靈山縣南部,土地總面積3.16萬畝。下設25個農業生產隊和1個水果罐頭廠。

        9、新光農場——地處欽州市和靈山縣交界處,土地總面積4.44萬畝。下設30個農業生產隊和1個水果罐頭廠。

        10、垌美農場地處防城各族自治縣(今防城港市)東部,土地總面積5.96萬畝。下設23個生產隊,另有茶廠和罐頭廠各1個。

        11、那梭農場——地處防城各族自治縣中部偏南,土地總面積7.02萬畝。下設31個生產隊,并有橡膠加工廠和茶廠各1個。

        12、火光農場——位于十萬大山南麓,地處防城各族自治縣(今防城港市)西南部,土地總面積10.24萬畝。下設38個農業生產隊,并有橡膠加工廠、乳膠制品廠、茶廠、機修廠各1個,400千瓦和600千瓦水電站各1個。

        13、榮光農場——地處防城各族自治縣(今防城港市)西南部,南邊緊靠越南邊界,場部離縣城65公里,土地總面積3.5萬畝。下設 15個農業生產隊,并有橡膠加工廠、茶廠各1個。

        14、 大倫農場——地處北流縣(今北流市)西南部,東面、南面分別與廣東省信宜縣、高州縣相連,土地總面積1.96萬畝。下設16 個農業生產隊和1個橡膠加工廠。

        15、水沖農場(199年改名為桂豐農場)——地處北流縣(今北流市)南部,南接廣東省高州縣和化州縣,土地總面積1.64萬畝,分成六靖和清灣兩片。下設16個農業生產隊和1個橡膠加工廠。

        16、 五星農場——地處陸川縣南部,南鄰廣東廉江縣,土地總面積3.74萬畝,分南北兩大片。下設20個農業生產隊, 工業有橡膠加工廠、 麻廠、床墊廠各1個。

        17、紅山農場——地處陸川縣南部,東面和南面分別與廣東省化州縣和廉江縣相接,土地總面積2.91萬畝。下設17個農業生產隊,工業有乳膠廠、膠鞋廠、橡膠制品廠各1個。

        18、馬坡農場——地處陸川縣西北部,土地總面積2576畝。下設5個農業生產隊和1個麻繩廠。

        19、白平農場——地處博白縣南部, 東、南連接廣東省廉江縣,土地總面積4.6萬畝。下設26個農業生產隊。

        20、茂青農場——地處博白縣南部,南接廣東廉江縣,土地總面積2.5萬畝,分為文地、英橋、那卜3大片。下設17個 農業生產隊,工業有橡膠加工廠、蚊香廠、針織廠、選礦廠各1個。

        21、長春農場——地處博白縣東南部

        5. 中國最大針織廠排名

        前10強中,山東占據5席,分別是排名第1位的魏橋紡織,第3位的山東如意,第5位的魯泰集團,第7位的德州恒豐和第8位的臨清三和紡織集團。

        此外,孚日集團、冠縣冠星紡織、淄博銀仕來等,也進入百強之列。

        其中魏橋是外界最為熟悉的一家。在紡織行業,魏橋其實只能算是“后輩”。其前身是濱州鄒平縣第五油棉廠,張士平1981年擔任廠長后,帶領企業1980年代末才進入紡織行業,1990年全國紡織行業大砸錠,張士平逆勢而上,大量收購,迅速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一,他也成為“亞洲棉王”。

        6. 中國最大的針織公司

        恒源祥1927年,沈萊舟在上海創立了恒源祥。

        “恒源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絨線制造商,2009年,恒源祥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絨

        線制造商。涉及家紡、針織、服飾三大產業版塊,有上百家聯盟體工廠、4000多家經銷網點,

        擁有2000多個規格品種的紡織類綜合性集團公司。

        7. 中國最大針織批發

        1、廣州布料市場

        中大布料市場是廣州規模最大的布料市場,共分為五個場區:B區、C區、D區、E區和海印街。經營方式是批零兼營,主要經營國內外的布料、毛線、成衣服裝配料等,高、中、低檔次產品俱全,產品價格便宜、花色齊全、款式新穎,緊跟國際潮流。

        地址:廣州市的瑞康路。

        2、上海市輕紡市場

        該市場是面向全國、輻射海外的全國性輕紡商品專業市場,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及阿拉伯地區、非洲、東歐地區的客商前往采購。市場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共有2000余家經營單位。主要經營輕紡類產品,包括服裝、鞋帽、布料、布藝及箱包等十幾個大類、數萬種商品,以中檔產品為主。該市場銷售形式批發、零售兼有。產品以廠商直銷為主,另有小量代理商銷售。成交形式有現金現貨成交、訂單匯票等多種。

        地址:上海市曹安路1618號。

        3、福建石獅鴛鴦池面料市場

        福建石獅市是內地服裝及紡織面料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鴛鴦池面料市場是石獅市規模最大的布料市場。市場以經營國產面料為主,進口面料為輔。

        地址:石獅市鴛鴦池公園西側。

        4、蘭州雁灘布料市場

        該市場有2000多間鋪面,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布料批發市場。

        地址:蘭州市城關區雁灘商貿城布料市場。

        5、深圳新京華布料市場

        該市場共有四層樓,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是深圳檔次最高、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布料市場之一。市場經營服裝布料及輔料批發,有多家國際國內著名布料品牌進駐。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東門中路2088號。

        6、東莞富民布料市場

        該市場位于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基地——東莞市虎門鎮,占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是一個廠價直銷的一級大型面料、鋪料批發市場,專營國內外各種布料、輔料。其中來自江浙一帶的布商就有200多家,主要經營時裝布、工藝用布、裝飾布等,大多數為廠家直銷,名品牌。輔料經營廠商約150多家,經營產品有拉鏈、鈕扣、裝飾五金線、織帶、服裝吊牌、高級珠片等,輔料品種齊全,款色多,價格合理。

        地址:東莞市虎門鎮博美路段8號。

        7、慈溪市勝山服裝布料市場

        該市場占地面積4.6萬平方米,共設攤位2000余個,分為五個交易區:服裝交易區、布料交易區、毛料交易區、晴綸棉交易區、小百貨交易區和貨物托運中心。市場交易商品有1000多個品種,交易方式為批零兼營、以批為主。市場品種系列化程度高,商品物美價廉。布料品種有尼龍、綢、緞、呢、絨、防雨布、人造革等,形成了以布料和各類服裝輔料為主的專業化市場。服裝等加工產品暢銷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遠銷俄羅斯、蒙古、朝鮮、緬甸、越南、南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20多個國家。地址:浙江省慈溪市勝山鎮經濟開發區馬潭路12號

        8、江蘇常熟金谷布匹市場

        該市場占地2萬多平方米,營業面積1.2萬平方米,專業經營四季服裝面(輔)料。

        地址:常熟市新建路175號。

        9、株洲市城中布匹市場

        該市場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分7個交易區,市場品種齊全,經營各種國產、進口的低、中、高檔面料、里料及服裝配件品種。批零兼營。地址:株洲市蘆淞路4號。

        10、南海鹽步布匹市場

        鹽步布匹市場由三個大型布匹市場組成,約5000多個布匹經營戶,集家紡交易、信息技術交流于一體,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地址:佛山市南海區鹽步鎮。

        11、即墨布匹床上用品批發市場

        該市場建筑面積2.38萬平方米,共三層樓,經營業戶1000余戶,形成了窗簾一條街、棉布一條街、絨布一條街、棉花一條街,經營形式批發兼零售。

        地址:即墨城區鶴山路中段。

        8. 中國最大針織廠是哪個廠

        一個人

        徐文榮就是橫店電影城的創始人。其實橫店集團旗下的資產不僅僅是電影城,還涉及到了醫藥、化工、汽車等領域,總資產超過了1000億。因此許多人把徐文榮稱為中國的隱形首富。

        在他31歲,也就是1966年的時候的他當選為橫店的大隊長。他有著很強的責任感,不想讓他的村民們一直平窮痛苦,也是他決定創辦絲廠,帶領村民脫貧致富?;I集了5萬元就辦起了工廠,事業發張的很順利,隨著工廠不斷的發張壯大,盈利越來越多,徐文榮于是徐文榮又陸續辦起了木工廠、針織廠、五金廠等。

        9. 中國最大的針織廠

        工廠最多的地區曾經是東莞,東莞之前有世界工廠之稱,不知道現在稱呼還是不是東莞。東莞有電子廠,鞋廠,服裝廠,五金廠,模具廠,塑料廠,針織廠,食品廠電線電纜廠,電腦軟硬件廠等,很多知名大企業,每個鎮街和城區都分布著各種企業工廠,每個地方都有知名企業。當然現在也有些搬離東莞了!

        10. 中國最大的針織廠叫什么名字

        一、藤縣概況:

          藤縣位于廣西東南部,東連蒼梧縣,南毗容縣、岑溪市,西靠平南縣,北接昭平縣、蒙山縣,東西最大距離86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12公里。轄16個鄉鎮266 個村13個居(社區)委會,總人口96.5萬。區域面積3945.6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06 萬畝,其中水田面積39.24萬畝,旱地面積8.8萬畝,林地面積429.2 萬畝,是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農業縣。

          2008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3億元,增長20.5%,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13億元,增長5.1%, 第二產業增加值42.9億元,增長36.5%,第三產業增加值19.27億元,增長12.6%,三次產業結構由33.8:42.6:23.6優化為27.1:50.3:22.6,產業結構日趨合理;財政收入4.04億元,增長27.6%;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34.87億元,增長49.2%;實際利用外資2515萬美元,增長66.8%;外貿出口2727萬美元,增長1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49元,增長21.9%;農民人均純收入3784元,增長19.3%。

          藤縣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鈦鐵、黃金、重晶石、花崗巖、鉛鋅、硅等20多種。其中鈦礦貯藏量大,品位高,總儲量約2150萬噸;高嶺土總藏量約1000多萬噸。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3%,林木蓄積量達739.8萬立方米;農副產品主要有稻米、無籽西瓜、香芋、粉葛、木薯、茶葉、桑蠶、龍眼、沙田柚等,其中無籽西瓜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產量25萬噸;香芋種植面積1.5萬畝,總產量約2.5萬噸;粉葛種植面積1.6萬畝,年產粉葛約3萬噸。

          藤縣是全國農業綜合開發百強縣、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全國綠化百佳縣,是全國商品糧食基地縣、全國十大松脂生產基地縣、全國晚熟江口荔枝生產基地縣。畜牧產品主要有生豬、三黃雞等。水產品主要有鯇、鰱、鳙、鯉“四大家魚”以及淡水白鯧、西江鯰、本 地 黃沙鱉等。

          工業屬資源加工型工業,主要產品有鈦白系列、林化產品系列以及鉛鋅礦、高嶺土、制磚、鋁村、膠合板等。其中鈦品、松香是縣工業支柱產業, 年產鈦白粉5萬噸,松香2萬噸,松節油3900噸。

          縣境內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全縣年水資源總量達33.82億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達14.93萬千瓦??h內水陸交通便利,正在建設的洛湛鐵路、測設中的南寧至廣州城際高速鐵路和平果至梧州高速公路從南部穿過,321國道、南寧至梧州、藤縣(潭東)至蒼梧(新地)、藤縣(太平)至蒙山(陳塘)、以及在建的藤縣至容縣和即將開工的太平至潭東五條二級公路貫通縣境,西江沿北回線從縣境中部流過,把縣轄區分成藤南、藤北兩大片。西江河船運最大通航能力為2000噸級船舶,客貨船上可達南寧、柳州,下可達廣州、香港、澳門等地。

          藤縣人杰地靈,是秦龍母的故里,明代崇禎年間兵部尚書袁崇煥以及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來王陸順德、侍王李世賢的故里。是解放軍瓊崖縱隊副司令員李振亞烈士、已故廣西政協副主席莫乃群的故鄉。

          境內主要旅游景點有:太平獅山森林公園(國家級,有天然美景20多處)、小娘山森林公園(自治區級,距縣城20公里)、天平鎮羅漫山、塘步鎮禤洲島、垠南蝴蝶谷漂流景區、國家4A級風景區石表山風景區等。

          藤縣農民獅隊是國家A級獅隊(1997年成立),多次參加全區、全國性比賽獲得佳績,其中:2003年獲中國民間舞獅藝術邀請賽金杯獎;2004年獲中國南北獅王爭霸賽第一名、第六屆云頂(馬來西亞)世界獅王爭霸賽第一名、2006年中國梧州“鴛江麗港杯”國際獅王爭霸金獎第一名,在世界舞獅界享有“東方獅王”美譽。

          縣城位于珠江主干流的潯江與北流河交匯處,現城區面積5.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0萬人。到2010年,縣城將建成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12萬的濱江小城。

          二、各鄉鎮概覽

          藤州鎮

          藤州鎮位于藤縣東南部,由原藤城、潭東、津北三鎮合并設立,為縣城駐地??偯娣e369.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7321畝,水田37985畝,林地面積13550公頃,林木蓄積量38.61萬立方米。轄27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2個漁業社,共63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5385人。全鎮有初級中學3間,小學27間。

          藤州鎮水陸交通便利。南寧至梧州二級公路、藤縣至容縣二級公路、藤縣至岑溪公路、藤縣至太平公路從境內通過,北流河與潯江從境內貫穿而過。是區、市、縣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全縣鈦礦的主要產地。潭東現代農業示范園是自治區十大現代農村科技示范園區之一,縣工業園區座落在鎮內地。2006年全鎮財政稅收3483.39多萬元。

          塘步鎮

          塘步鎮位于藤縣東部,鎮政府駐地在南寧至梧州的二級公路邊,距縣城18公里,離梧州市區28公里??偯娣e240.5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43個自然村,30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萬人。全鎮有耕地4.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3.25萬畝,旱地0.95萬畝,山林面積20.9萬畝。

          至2006年春,全鎮已發展名優水果砂糖桔7600畝,今年已有4000多畝砂糖桔全面掛果,總產量將達到8000噸。

          埌南鎮

          埌南鎮地處藤縣東南部,總面積201.38平方公里,人口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018人,占人口11.2%;下轄13個行政村,282個村民小組。

          藤縣至岑溪二級公路貫穿埌南鎮全境而過,在建的洛湛鐵路梧州段途經8個村,設有兩個鐵路貨運站。鎮政府駐地距縣城25公里,距梧州50公里,距在建的洛湛鐵路埌南車站3公里,距在建的南寧至廣州高速公路出入口處4.5公里。全鎮13個行政村,村村都通了四級公路。有縣電力公司10KV馬地變電站。

          全鎮耕地面積30435畝,其中水田24500畝,山地20多萬畝,人均面積6.936畝。土地肥沃,土層深厚,濕潤疏松,適合發展農業生產,是典型的農業大鎮。主種水稻,是自治區十大商品糧基地之一,主要品種有華優系列、特優“903”和“63”等優質谷。經濟農作物主要有木薯、花生、黃豆、玉桂、八角、柑橘、沙糖橘、荔枝、龍眼、西瓜、小南瓜等。其中沙糖橘種植面積達3500畝。全鎮群眾收入主要依靠家庭種養和外出務工。

          埌南鎮礦業資源主要有金、銀、鈦、鉛鋅礦、重晶石和高嶺土等,特別是鈦和高嶺土等,品位高、儲量大,是廣西和全國有名的“鈦礦之鄉”。

          埌南鎮境內有白石水庫、墨硯石、雙底石子灘、黎寨爽心瀑布群等風景點,風景秀美,一年四季都適于游覽,頗堪玩味,是一個集自然生態、旅游觀光、投資置業的好地方。其中黎寨蝴蝶谷度假村已正式投入使用,接待游客。

          同心鎮

          位于藤縣南部,距縣城42公里,總面積139.3平方公里,轄9個村委會, 176個村民小組, 106個自然村,總人口2.22萬。9個村都辦有小學,有初級中學一所。

          全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山塘水庫30多處,主要水利工程有風鬧水庫、龍塘水庫。林業資源以馬尾松為主,兼有杉、黎木、樟木、楠木、格木等名貴稀有樹種。全鎮年產松脂1000噸,木材10000立方米。主要礦產資源行有鈦礦、重晶石、花崗巖等。

          全鎮9個村通公路,有寶石加工廠9個,寶石機的800多臺,從業人員1600多入,日產寶石24萬粒。

          同心鎮是遠近聞名的“米粉之鄉”,特產同心米粉在清朝時曾作為宮廷貢品,以品質優、口感好、包裝精美等特點,在區內外享有較高聲譽,有米粉加工作坊250多家,年產量2500多噸,產品遠銷區內外。

          金雞鎮

          金雞鎮位于藤縣南部,總面積250.4 平方公里,轄20個村委會,總人口67077人,鎮街人口3261人。2006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8113萬元,人均純收入2642元。

          容藤二級公路從境內通過,距縣城20公里,離南梧二級公路15公里, 15個村委會可通汽車。

          金雞鎮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主要河流有北流河、義昌河、黃華河,有交口電站、光華電站、金雞水利樞紐工程。

          經濟以農業為主,耕地3.3萬畝,其中水田2.8萬畝,旱地0.5萬畝,以種植水稻為主。有甜瓜、綠茶、粉蕉、蔬菜、荔枝、龍眼、柑桔等經濟作物。林業以松、杉、玉桂、竹子為主,有林面積20.4萬畝,林木儲積量234717立方米,用材林21萬立方米。全鎮已發展速豐林2萬多畝,林業收入已成為全鎮的一大支柱產業。

          畜牧水產業以特色的三黃雞、母豬、豬仔的飼養量多。金雞鎮礦產資源有重晶石、錳、鈾、鈦、鉛、鋅、白花崗巖等礦藏,其中重晶石礦儲藏量達1000萬噸以上。白花崗巖儲藏量大。古華村有一股天然泉水,其泉水清洌、爽口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

          金雞鎮有藤縣永利鐵合金廠、永興鑄造廠、金雞水利樞紐、金雞香料廠、成功紅磚廠、綠豐茶場、馬鞍山針織廠等。

          新慶鎮

          新慶鎮位于藤縣西南部,距離縣城30公里,東鄰天平鎮、金雞鎮,西與嶺景鎮交接,南面是象棋鎮,北面與平南縣大洲鎮相鄰。全鎮總面積133平方公里,有11個村委會,32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985人,9157戶。全鎮基層村黨委、總支、黨支部20個,黨員1014人,其中村黨委2個(新慶村、均平村黨委),黨支部13個。

          新慶鎮屬丘陵地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適宜發展林果業、畜牧水產業和發展種植各種經濟作物。全鎮共有耕地面積1.8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4萬畝;林地面積17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14萬畝。主要農產品有玉桂、辣椒、蠶桑 、西瓜、松脂、八角、蜜柚、葡萄、龍眼、荔技、等。鄉鎮企業有新慶酒廠、教育組酒廠、同敏水庫酒廠,龍山酒廠,潤盈玩具廠等。

          新慶鎮交通便利,藤容二級公路貫穿鎮境,全鎮已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程控電話、廣播電視、通水電。

          象棋鎮

          座落藤縣的南部,東與岑溪市波塘鎮接壤,南與容縣自良鎮相鄰,西北與本縣的嶺景、金雞、新慶鎮毗鄰??偯娣e183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30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739 人。有耕地面積22605.5畝,林地面積273247畝。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5427萬元,財政收入16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500.48元。

          象棋鎮地處丘陵,山巒起伏。盛產水稻、木茹,甘蔗、花生等農作物。有玉桂、沙田柚、篙竹、松脂、大紅菇等名優林果特產。畜牧水產業以豬、雞、鴨、魚為主,還有儲量大,品位高的重晶石、花崗巖、鉛鋅礦。鎮內有象棋砂磚廠、白石砂磚廠、象棋桂油廠?,F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1852人,在職教師97人;小學15所,在校學生53202人,在職教師301人。

          鎮政府駐地距縣城39公里,交通方便,容藤(在建)二級公路經過甘村、忠信、新芹村。北流河橫穿境內,可通航機帆船。

          嶺景鎮

          位于藤縣西南部,東與本縣象棋鎮,西與容縣縣底鎮,平南縣寺面鎮、大坡鎮毗連,南鄰容縣自良鎮,北與本縣新慶鎮、平南縣大洲鎮接壤。全鎮與容縣邊線長18.3公里,與平南縣邊線長38.8公里,自古被稱為“三縣交界”之地。

          距縣城40公里,距容縣40公里,藤縣至容縣二級公路從境內經過。每天有直達班車通縣城和梧州市,容縣、玉林等往返班車途經駐地。

          嶺景鎮屬亞熱帶氣候,總面積190.2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36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585人。有耕地面積19845畝,山林總面積21萬畝。有松林12.5萬畝,杉林1036畝,玉桂林40538畝,竹林2610畝,林木蓄積量64.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4.6%。年產松脂1200噸,桂皮300噸,竹子30萬株,柚子80噸。

          境內河流有思羅河,有以大益村六伏嶺福鼎茶場為主的嶺鼎系列品牌茶葉。企業有羅傍電站、石村電站、木材加工廠、山豬沖林場、大益茶場。旅游項目有與石表山風景區連為一體的思羅河漂流。

          鎮內郵電通信設施較為完善,村村通程控電話,建有三個移動通信基站,一個聯通通信基站,信號覆蓋全鎮。2007年6月開通小靈通。

          鎮內設有初級中學一所,小學十四所,在校學生7129人,在職中小學教師364人。

          天平鎮

          位于藤縣西面,是梧州市的西大門,東與藤州鎮接壤,南與新慶鎮交界,西與平南縣大安鎮交界,北與蒙江鎮隔江相望。是明末兵部尚書、民族英雄、軍事家督師袁崇煥的故里。

          天平鎮水陸交通便利,南梧二級公路經過轄區的7個行政村,潯江流經6個行政村;區域面積348.54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5萬畝,林業用地37萬畝。

          2006年末全鎮人口75804,18046戶,有中學3所,小學21所。2006年全鎮人口出生110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7‰,計劃生育率達到77.1%。

          天平鎮以農林經濟為主, 2006年農業生產總值22375萬元,財稅收入1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38元,年增長率為9.7%。

          礦產資源有重晶石、黃鐵礦、花崗巖、大理石、錳、銅、金等10多種。

          天平鎮有遠近聞名的羅萬山風景區、石馬山風景區、新馬村袁崇煥故里等旅游景區。

          天平鎮有精益精電子廠、光達碳黑廠、木夾廠、東風食品廠等工業,構筑有南梧二級公路飲食一條街。

          蒙江鎮

          位于藤縣中部,面積296平方公里,人口8.1 萬人。轄21個村民委員會,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城區面積1.5平方公里,城鎮居住人口1.8萬人。全鎮耕地面積約3.7萬畝,林地面積29萬畝。全鎮現有普通中學4所,其中縣級1所,鎮級3所,全鎮有教師771人,其中本科學歷98人,在校生16172人。

          潯江及其支流蒙江貫穿蒙江鎮全境,開埠可追溯到明末清初。

          蒙江鎮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曾以造船業為龍頭而成為廣西鄉鎮企業明星鎮,象棋、舞獅、籃球、龍舟等群眾體育活動豐富多彩,被授予全國群眾性體育活動先進鄉鎮。

          蒙江鎮的黑葉荔枝、大頭菜、蔬菜、桑蠶繭、八角等成為本鎮上規模的特色產品,其中荔枝1.2萬畝,正常年產量800萬公斤。有大頭菜、米粉加工特產。蒙江鎮以沼氣為切入點的發展生態農業。蒙江現有中外合資企業3家,鎮辦集體企業3家,民營企業12家。主要產品有鈦白粉、鎖具、船、砂磚、陶瓷等。

          和平鎮

          位于藤縣西北部,東、南面與蒙江鎮相鄰,西與平南縣丹竹鎮交界,北連太平鎮。 距縣城 55公里,至梧州市 85 公里,距南寧市36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

          全鎮現有17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82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75223人, 轄區總面積172.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141畝。

          和平鎮地屬丘陵,土地比較平坦,土質肥沃,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屯江(蒙江)流程25公里。

          農業是全鎮的主要經濟來源,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特色農產品香芋、粉葛、肉姜、西瓜。屯江魚苗、雞咀坡養鱉、雙垌楊桃、平溪蘿卜、練村冬瓜、官羅蜜柑等,也各有特色。

          以養殖豬、牛、家禽為主。林業主要以松樹、杉樹為主,有林山地 9316.8 公頃,林木蓄積量11.7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 61.8% ,年產松脂可達130 萬斤;竹子每年產竹10萬根,每年盛產龍眼、荔枝 160萬斤。

          鄉鎮企業主要是林場、紅磚廠、罐頭食品廠、農牧公司、飼料廠、建筑公司、加油站、紅磚廠,商品流通隊伍不斷壯大。

          太平鎮

          位于藤縣中部,在西江北面北回歸線以北24公里處。東接古龍鎮,南連蒙江、和平鎮,西與平南縣的安懷鎮相鄰,北與東榮鎮接壤。是廣西十大圩鎮之一、廣西小康示范鎮、全國重點鎮。

          全鎮面積285平方公里,人口12.04萬人,其中鎮區面積4.5平方公里,人口4.2萬人,轄20個村委會和5個街道社區居民委員會,鎮區有中學5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小學三所,另有農村小學20所。

          太平汽車站是廣西鄉鎮級最大的汽車站,日發客車280多班次,有多條省際、市際、縣際線路。

          轄區內的獅山森林風景區以丹霞地貌奇異景觀為特色,被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太平鎮歷來是藤縣北部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屬商貿型城鎮,第三產業較為發達。全鎮人均收入2626元,其中鎮區居民收入為3760元,農民人均收入為2372元。

          太平鎮規劃到2020年,城區面積將擴大到10.25平方公里,人口10萬人,建成以商貿業、服務業、運輸業、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為主,工業、農業并舉的現代化小城市。

          古龍鎮

          位于藤縣北部,東與蒼梧縣接壤,南連本縣的蒙江鎮,西鄰太平鎮、平福鄉,北界昭平縣。古龍鎮是廣西著名的文化、史學屆名人、已故的原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莫乃群的故鄉。全鎮轄26個鎮直單位,10個村民委員會,161個自然村,全鎮總人口4.2萬人。山地面積21萬畝,耕地2萬畝,水田1.82萬畝。

          321國道桂林至梧州市段公路貫穿而過,距千年商埠梧州市70公里,距縣城90公里。

          鎮城區面積達0.7平方公里,人口達5000多人,古龍鎮有十分豐富的八角、西瓜、龍眼、荔枝等農產品資源。年種植無籽西瓜6500多畝,產量達16250噸。

          古龍鎮現有八角成林20萬畝,占全廣西種植面積的3.92%。每年可生產3000萬斤以上的八角鮮果,占全廣西八角總產量的11%。古龍八角素以顆粒飽滿,色澤鮮紅,含油率高,香味濃郁而著稱,商家稱之為“大紅八角”,被農業部評定為優質農副產品,注冊商標為“龍淳”大紅八角。年產茴油300噸,占廣西產量的8.5%,擁有150個鋪位的八角專業批發市場,是桂東南最大的八角集散地。

          平福鄉

          平福鄉位于藤縣東北部,地處半山區,東與昭平縣木格鄉交界,南與本縣古龍鎮、太平鎮接壤,西連東榮鎮,北與蒙山縣陳塘鎮、昭平縣五將鎮毗鄰。解放后至1952年屬太平區所轄,1953年稱大坡區,1958年稱英雄公社,1961年改稱平福公社,1963年稱平福區,1968年復稱平福公社,1984年改稱平福鄉至今。

          全鄉轄區總面積322.05平方公里,下轄14個行政村(村民委員會),332個村民小組,6375戶,29438人,均為漢族。有耕地面積18557畝,其中水田16091畝,旱地2466畝,人均有耕地0.63畝;林地41萬畝,有林面積達39.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5%,1995年3月,平福鄉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稱號。有鄉辦林場一個,面積16.6萬畝。該鄉境內山多地少,山嶺連綿,溪水縱橫,林木青蔥。

          東榮鎮

          位于藤縣北部,距縣城約75公里,東與平福鄉相鄰,南與太平鎮相連,西與平南縣同和鎮接壤,北與蒙山縣陳塘鎮交界。全鎮總面積204.1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209個自然村,38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3.65萬人。山林面積22.4萬畝,有耕地面積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1萬畝)。2006年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1435.71萬元,工業總產值1603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698.5萬元,財政收入143萬元。

          國道321線桂林市至梧州段經過8個行政村。 主要經濟作物和土特產有優質稻、八角、椪柑、砂糖桔、竹筍等。鎮政府正大力發展無公害西瓜、桑園擴種、2萬畝速豐林種植。東榮鎮有三江電站(5200KW)和正在建設中的坡頭電站(發電量3750千瓦)及紅旗壩電站(975千瓦)。

          主要旅游風景點有坡頭三角灣、坡頭爽頭瀑布、思排古民居等。

          大黎鎮

          位于藤縣的西北部,東與東榮鎮,蒙山縣的陳塘鎮交界,西鄰金秀縣馬練瑤鄉,南連平南縣的同和鎮,北接蒙山縣夏宜瑤族鄉和文圩鎮,是藤縣的邊遠山區鎮。

          全鎮26個村委會,541個村民小組,聚居著壯、漢、瑤等民族共58201人,總面積437.93平方公里,有耕地64323畝,林地527982畝。是全藤縣面積最大、人均土地最多、少數民族最多、鉛鋅礦資源最豐富的鄉鎮。

          全鎮有中學2所,小學26所,衛生院2間,26間村級衛生診所。

          轄區距離321國道8公里,到南梧二級路70公里。鎮內四級公路總里程168公里,村道243公里。實現村村通汽車,自然村通農用車,電話、電視村村通,山泉自來水戶戶通。

          大黎鎮有豐富的森林、水力、礦產資源。八角林面積全縣最大,目前產量居全縣第二。特產有木材、松脂、八角、優質谷、黃筍、淀粉、香信、木耳、猴頭菇、靈芝、茯苓、花粉、蜂蜜等。礦產資源有石英、鉛鋅、金銀、銅鉬、毒礦等,鉛鋅礦品位居居全區同類礦的第二位。

          鄉鎮企業有木薯淀粉廠、2家木薯酒廠、5家木材加工廠、3家選礦廠、2家針織廠、采礦企業16家。

          是太平天國忠、英、來、侍四王的故里,是中共湄江游擊隊的革命根據地,革命老區。大黎歷史悠久,山青水秀,神奇美麗,民風淳樸,德、英、美、日等國家和港澳地區的學者知名人士前來考察觀光旅游,近年到大黎觀光旅游人數逐年倍增,神奇美麗的大黎,聞名遐邇。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九九电影网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nobr id="aehhd"><optgroup id="aehhd"><big id="aehhd"></big></optgroup></nobr>

        <span id="aehhd"></span>
          1. <nobr id="aehhd"><address id="aehhd"></address></nobr>

            <option id="aehhd"></option>

            <dl id="aehhd"><span id="aehhd"><em id="aehhd"></em></span></dl>